居丧偷娶尤二姐、偷奸害死鲍二媳妇、卷入张金哥案……贾琏犯下的种种罪行,最严重可以判死刑,最后照样逃出生天,休弃王熙凤扶正平儿,究竟为什么?扶正平儿后,他后来又怎样了?
虽然在荣国府,贾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但若论出身,贾琏要比他高贵得多。
贾琏是荣国府长房长孙,按规制,将来这荣国府的爵是要由贾琏来袭的,那荣国府的万贯家产,绝大多数也该由贾琏继承。可是因为贾母个人的偏心以及二房元春贵为王妃等种种原因,他的存在感是拍马都赶不上堂弟贾宝玉的。
虽然截止第八十回,关于贾琏的笔墨并不少,但是与其他人物不一样,作者对贾琏的命运结局作出的暗示极其的有限。不过,单单从前八十回来看,贾琏的结局实在不容乐观,因为他的许多行举是触犯到了刑法的,有的甚至可以到达死刑。
譬如在第四十四回,王熙凤生日当天,贾琏以金帛招来鲍二媳妇。两人在床上缠绵时被喝得半醉的王熙凤逮到,夫妇俩打了起来。这事闹到最后,贾琏在贾母的严厉谴责下,跟王熙凤道了歉,而鲍二家的素来知道王熙凤的厉害,自己吓得也上吊了。
展开剩余81%按《大清律例》条例,这件事中王熙凤个贾琏都触犯法律了,按“刑律·人命”:“威逼人致死”:
“凡因事威逼人(自尽)死者,杖一百” 再有“凡和奸之案,奸妇因奸情败露羞愧自尽者,奸夫杖一百,徙三年”单是鲍二媳妇一事,贾琏就得被流放三年。
当然,这还是很轻的。
譬如在第十五回,秦可卿停灵铁槛寺,送殡的王熙凤在馒头庵下榻,在老尼姑净虚的软磨硬泡下,王熙凤揽下了一件报酬为3000两银子的活儿。
这个活便是拆散长安县张财主家女儿张金哥与守备之子的婚姻。
以王熙凤一个人的能力,当然无法完成这件事,正好彼时贾琏正在苏州忙林如海的丧事。王熙凤便吩咐下人假托贾琏之名,修书一封,策马百里交到长安节度使的手上不过两日便将事办妥,3000两白银轻松入囊。
然而,王熙凤这边是赚到了,但张家与守备家婚约被迫撕毁后,张金哥与守备之子双双自尽。
贾琏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就这么惹上来一桩命案。按《大清律例》中“刑律·杂犯”:
“凡官吏诸色人等……若为人嘱托,杖一百……当该官吏听从所枉之罪重者,官吏以故出入人罪论,致死者坐以死罪”贾琏身为同知,乃官吏也,嘱托长安节度使云光办事,致张金哥一对未婚男女自尽而死。这个“死罪”是坐定了的。
此外,更别说国孝家孝中偷娶、代贾赦往返平安州办事这些事儿了。种种行径认真追究起来,贾琏必死无疑啊。
可是,在贾家被抄后,贾琏似乎并没有遭到很大的打击,连流放都没我,更别说死刑了。因为根据前八十回给出的线索,贾家被抄后,王熙凤被休弃,而平儿被扶正了。
在第二十二回,贾琏与多姑娘的秘密被平儿发觉后,“软语”瞒住了王熙凤,救下了贾琏。脂砚斋于此章批道:
……今日之琏犹可救,他日琏已不能救耶?……甚矣,今因平儿救,此日阿凤英气何如是也!他日之强,何身微运蹇,展眼何如彼耶?甚矣!人世之变迁如此,光阴倏尔如此!可知王熙凤后来落魄,连贾琏都不将她放在眼里了,倒是平儿地位被拔高。主仆俩身份出现一交换。
而李纨更是说过王熙凤:
给平儿拾鞋也不要,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!这种话自然不是泛泛之文,而是作者埋下的伏笔。王熙凤后来落魄到亲自扫雪,做了当年平儿做的事,那平儿转身成为主子,正好应了李纨这句预言。
总之,贾家败落后,王熙凤彻底从天上摔到了地下,她应该还会坐过牢,所以才有“贾芸、小红仗义探庵”这些举动。可是,贾琏却没有被牵连,这究竟是为何?
很显然,贾家这些子孙干过的事儿,届时一定是要一一爆出来的,可是在当时,犯官之家被相关部门议定罪名后,还得经过最后一道程序,那就是将判定结果请奏“上裁”或者“朝审”,这时候圣上为了体现个仁慈的名声,一般都会将原判定结果“减等”。就像当年曹家亲家李煦论罪是判“斩监候”,但雍正很“宽仁”地给他减到了“流往打牲乌拉”。
所以,类似贾家这种百年大族,就算被揪出各种罪证,上面也会网开一面的,而于因为几个缘故,贾琏最终最多丢了同知的官职,至于刑罚大抵是可以免了的。原因如下:
一,贾琏本身善于变通,冷子兴说过,贾琏是“于世情路上好言谈机变的”。贾琏能说会道,机敏会变通,他日遇难,当想方设法自救的;
二,贾琏的罪行,深究起来基本上都很容易被赦免。譬如张金哥一案皆是王熙凤暗中操办,,贾琏毫不知情;又如偷娶尤二姐,只要咬定说没有圆房,就不算居丧偷娶;还有往返平安州办的那些事,是可以推到贾赦身上的。
三,一旦东窗事发,为了子孙,贾家上一辈人是会将罪名揽到自己身上的。好似在戚本的序言有写到:
“此等人家,岂必欺霸方始成名耶?总因子弟不肖,招接匪人,一朝生事则百计求,父为子隐,群小迎合……”意思贾家这种富贵大族,素日作恶多端,一旦出事也是父亲为儿子隐瞒替罪,为的是不致使子孙断绝。届时贾赦本身都是罪,根本不在乎再多背几个,为贾琏替罪是很正常的。
所以,看似罪名累累的贾琏,到头来是可以逃出生天的。不过,虽然逃出了这一难,而且还将平儿扶了正,但他们的好日子并没能持续多久,就像鸳鸯说的:
“你们自为都有了结果了,将来都是作姨娘的。据我看,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。”无论是袭人还是平儿,她们自以为的结果最终都要化为泡影。试想如果平儿一直跟在贾琏身边,又岂能看着巧姐被狠舅奸兄算计贩卖?所以,贾家到最后仍旧难逃“子孙风流云散”的结局,至于贾琏,应该在某处孤身一人,落魄着吧。
发布于:山东省金河配资-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-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-股市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