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8日,作家迈克尔·康奈利在自己61岁生日临近之际,推出了他的第30部小说《深夜秀》(The Late Show)。让读者和评论界感到惊讶的是,这次主角并非康奈利一贯的经典人物——博斯警探,或者曾让他声名大噪的林肯律师,而是一个全新的女性角色,年轻的警探雷妮·巴拉德。她在洛杉矶好莱坞警局夜班工作,正是这一夜班工作,成就了书名“深夜秀”的灵感来源。
然而,这本小说的出版并非简单的作品发布。仅仅三天后,康奈利在自己的生日当天宣布,巴拉德将成为他创作的新系列主角,未来会有更多以她为主的小说发布,且部分《博斯》系列中的角色也会出现。
尽管同年,由《博斯》改编的电视剧已经进入第四季拍摄,而康奈利几乎保持着每年出版一本新书的频率——即便是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间,他的创作热情丝毫未减——但康奈利自己却透露,选择创造巴拉德这一全新角色的原因,却是因为自己“老了”。
展开剩余86%对于“老”这一说法,康奈利并非指自己逐渐失去创作的活力,事实上,他的创作势头依然旺盛。康奈利所说的“老”,更像是对自己笔下人物的告别:博斯系列已经发布了超过二十部作品,且主人公哈里·博斯的年龄比康奈利本人与其设定的年纪还要大六七岁,哈里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。博斯不再适合在他的世界里冒险,给这个角色一个告别的机会,也为新的故事注入新鲜血液。
而巴拉德,正是康奈利为了接替博斯的“接班人”。她的故事可谓与众不同,因为她是康奈利创作中唯一一位基于现实人物的角色,灵感来源于洛杉矶警察米茨·罗伯茨,她的故事本身几乎比小说还要精彩。
在成为警察之前,罗伯茨曾是一个餐厅的酒吧经理兼调酒师。她和警察们的关系极好,常常与他们聊天,谈论罪案与警察工作。有一次,她对常来的警察说,自己有个梦想——追捕连环杀手并与这些“捕食者”对话。一位警察朋友随口建议她去做警察,而这番话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。从此,洛杉矶少了一个调皮的酒吧调酒师,却多了一位传奇女警。
罗伯茨最初负责的是圣费尔南多谷的帮派犯罪,后来被调往臭名昭著的兰帕特分局,这个分局在90年代爆发了大规模的腐败丑闻,部分警察与犯罪分子勾结,盗窃、贩毒、抢劫、甚至杀害无辜。当这些丑闻在1998年被揭露后,经过两年的调查,数十名警员被逮捕,100多起案件被推翻。2002年,以此为题材改编的剧集《盾牌》在福克斯播出后,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好评。
经过这段暴风雨般的岁月,罗伯茨成为了洛杉矶警察局最精英的抢劫与凶杀组(RHD)的一员,成为了第一批加入RHD的女性警察。然而,她的职场并不平坦。她面临的性别歧视、骚扰和冷嘲热讽几乎成了常态,尤其是在她曾是酒吧调酒师的背景让一些资深男性警察看低她。一些同事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,“嘿,宝贝儿,过来吧。”
这种职场歧视极为严重,甚至在2019年,她的搭档蒂姆·玛西亚还记得罗伯茨曾无数次在充满恶劣言语的环境中坚持工作。而蒂姆·玛西亚也是《博斯》系列的技术顾问,他有时会为康奈利提供真实的警察工作经验,确保作品的真实性。
正是通过蒂姆,康奈利与罗伯茨在一次早餐会上见了面。没想到,这场会面成为了《深夜秀》背后的一次灵感碰撞。罗伯茨一直是《博斯》的忠实粉丝,甚至在剧集中客串过。然而,她直到《深夜秀》发布时,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成了康奈利创作的“缪斯”。
罗伯茨与康奈利的交流使得康奈利深刻领悟到,巴拉德和罗伯茨这两位女警的最大共同点,便是她们的“凶猛”——她们勇敢、坚韧、不屈不挠。这种强悍的性格在洛杉矶的RHD中尤为必要,因为在这个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环境里,唯有足够“凶猛”的女性,才能在职场中立足。正如康奈利在《黑暗圣夜》中通过博斯的口所说:“你有那东西,也许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有。你脸上有刀疤,但没人能看到。那是因为你凶猛,你一直在努力。”
罗伯茨的职业生涯中,最辉煌的一刻便是她成功抓捕了连环杀手塞缪尔·利特尔,他是美国历史上杀人最多的连环杀手。利特尔是个典型的厌女者,专挑社会上最弱势的女性作为猎物,而罗伯茨的成功抓捕,也被视作她对职场不公和性别歧视的最有力反击。
在选角时,康奈利与制作团队用不到20分钟便敲定了玛吉·Q饰演巴拉德。康奈利从玛吉·Q的眼神中,看到了罗伯茨那种坚决、无畏的气质。
《深夜秀》及其后续的《巴拉德》系列,虽然依旧情节紧凑、角色设定鲜明,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一系列作品的风格和节奏上,也给人带来了一种“老了”的感觉。这里的“老”,并非指演员、角色的衰老,而是指时代的变化。在《博斯系列》初版时,侦探们依然是孤独英雄,打字机和BP机是他们的工作工具。而在《博斯:传承》的剧情中,博斯的团队已不再是孤胆英雄,而是有着高度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团队——包括一位几乎无所不能的黑客。
而《巴拉德》则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警察形象,巴拉德招募了志愿者、实习生和新手警员组成的破案小组,独狼硬汉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。
在剧内外,许多现实的变迁让人感叹时间的流逝。洛杉矶的老餐馆因疫情关闭,《博斯》中的演员兰斯·莱迪克也因心脏病去世。而在《巴拉德》中,当我们再次看到曾经的“博斯”角色出现时,那种岁月的无情也让人不禁感慨:“白马已老,只能慢慢走,但终究会回到故里。”
无论是剧中的故事,还是现实中的人物,警察的执法问题似乎始终未变。从1991年罗德尼·金案件,到2020年的乔治·弗洛伊德事件,警方暴力问题依旧是美国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。而《巴拉德》中的腐败警察案件和连环杀手案件,实际上与《博斯》系列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性,甚至结尾的设定,也让人想起《博斯:传承》中的情节:巴拉德和博斯都被警方怀疑谋杀了自己的敌人。
从这个角度看,尽管“老”了,但无论是警探还是作家,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真相的揭示。
发布于:山东省金河配资-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-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-股市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